常在周日晚去机房,但为了跟姜玉弩的时间对上,他们还特意去找一些“小组编外成员”换了一轮预约时间。
姜玉弩也是这才知道,原来晶核小组的成员远不止她见过的三人,而是从二年级开始,基本每个年级都会有几个属于晶核小组的人。
他们还分“常驻主力”和“编外成员”。
晶核小组的领队跟姜玉弩解释:“常驻,一般是愿意把所有空闲时间都拿来上机的人,拿游戏晶核交易得到的代币兑换星币,这是增加生活费的便捷渠道,我们的常驻成员都是会把这当学生合法兼职做的人。”
姜玉弩对此表示理解。
哪怕一名初级异能学校的毕业生,按着法律法规,也还不能被算作成年人。未成年人能够在外找到的工作机会太少,如果想要多赚点零花,增加一下生活费,挣游戏代币再兑换星币是难得的正规途径。
晶核小组领队接着说:“编外成员,就是向我们对你发出的邀请那样,你不必总参加行动,不用把所有时间都耗在这种事上,但如果你有空,随时欢迎你和我们一起联机,会按着当日收获给你结算你应得的那部分工资。”
姜玉弩之前以为“晶核小组”是学生玩闹的性质更多,对方邀请她一块打晶核,她也觉得这更多算是请她一块玩,没想到还听到了“工资”的说法。
她听完这番话,再看眼前特意到理论教室外来找她当面说明的小组领队,忽然对运作出了这一套小型校园商业模式的对方心生敬佩。
“真厉害。”姜玉弩真心实意地夸赞。
领队不太好意思,马上摆手说没有,这套模式也不属于对方的独创,在他们这种星区排名靠后的地方,很多学校的学生都会这样干。
算是一项约定俗成的“学生产业”了。
姜玉弩还真想见识一下这个小型学生产业,就像人家想要知道她是不是真的已经结束新手试炼,开启游戏交互功能了。
即使已经忙到飞起,姜玉弩保留了周日晚的一次上机,跟特意换了时间段的晶核小组时间重合,约好周日晚上机教室见。
两名学生蹲在上机教室的门口。
一个问:“还没有吗?”
另一个回答:“早着呢,还有20分钟人家上一轮上机才结束。”
然后这二人一块扭头,看向了走廊另一边。
走廊另一边,跟上机教室大门斜对着的墙边,靠墙的休息长椅上也正坐了一名学生。
正是晶核小组的那位领队。
晶核小组是跟人换的时段,不太符合他们平常单次上机必连续四小时及以上的习性,但他们还是习惯早到上机教室门口,守着机器换位的时间,一秒都不浪费。
……结果一不小心有点过于早到了。
他们三人已经在教室门口等候好一阵。
“姜学妹也还要十来分钟到。”长椅上坐着的领队说,“她五分钟前给我发了消息,说她已经从宿舍区出发了。”
蹲着的二人对姜玉弩来说都是熟面孔——一个是那个“直视着异性就没法好好说话”的男学生;一个是他“总在解释同伴为什么不肯正眼看人说话”的朋友。
听到姜玉弩被领队提起,疑似有异性恐惧症的男生马上肢体语言变紧绷。
“你……你们真觉得……”他一边肢体紧绷,一边嗓子也开始紧绷似的说,“姜,就那个学妹,你们觉得她真的已经通过新手试炼了吗?”
虽然时段是特意为了跟姜玉弩联机而换的,但对于“姜玉弩速通新手试炼战全图”这回事,显然这名小组成员还是心存两分怀疑。
“肯定真通过了吧?”总在为他解释的朋友说,“你看人家主动跟组长发消息,又一口答应了今天的联机。”
如果不是真过了,谁上赶着来干这种会打自己脸的事?不过也不能怪有组员还是对姜玉弩心存怀疑,主要是她这个速通程度,让姜玉弩自己来看或许并不觉得有什么,她对于自己究竟过关有多快一直缺乏概念,也没有谁给她当参照组。

